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左傳乙上
Tso Chuan (b)(1) 
開課學期
107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李隆獻 
課號
CHIN2031 
課程識別碼
101 222B1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8,9(15:3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文18 
備註
群組必修C五門必修習一門,本系B02起入學新生適用。
總人數上限:40人
外系人數限制: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基本素養關聯
課程與基本素養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1、春秋史概說
2、《左傳》概說:簡介《左傳》與《春秋》的關係、《左傳》的名稱、來歷、作者、著成時代、性質、傳授等相關問題。
3、《左傳》選讀:先分別由「經學」、「史學」、「文學」、「文化史」、「敘事學」等觀點精讀部分傳文;再依同學興趣選讀或由同學分組報告。
4、「左傳學」概說:簡介《左傳》與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的異同及其與《國語》、《史記》的關係,並略述歷代「左傳學」的特色。
 

課程目標
《左傳》乃了解《春秋》與春秋時代最重要的經學與史學典籍,也是不朽的古典文學名作。本課程旨在透過對《左傳》的仔細研讀,以達到經學、史學、文學三者結合的目標。 
課程要求
加簽注意事項:
原則上不開放加簽,若有特殊修課需求,請於「開學第一週」到課並與教師面談。第二週以後不再接受任何加簽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1、楊伯峻:《春秋左傳注》(北京:中華書局)
2、竹添光鴻:《左氏會箋》(臺北:天工書局)
 
參考書目
一、相關書書目
☆ 日本.瀧川龜太郎:《史記會注考證》(昭和九年,1932)
☆ 司馬遷:《史記》(三家注,北京:中華書局、臺北:鼎文書局)
☆ 三國.吳.韋昭:《國語韋昭注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、臺北:藝文印書館景天聖明道本、臺北:商務印書館《四部叢刊》景金李本─宋庠本)
☆ 清.徐元誥:《國語集解》(北京:中華書局)
☆ 徐 彥:《春秋公羊傳注疏》(臺北:藝文印書館「十三經注疏」本、李學勤等標點本─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、臺北: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)
☆ 李宗侗:《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》(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)
☆ 雪 克:《新譯公羊傳》(臺北:三民書局)
☆ 楊士勛:《春秋穀梁傳注疏》(臺北:藝文印書館「十三經注疏」本、李學勤等標點本─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、臺北: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)
☆ 鍾文烝:《春秋穀梁經傳補註》(北京:中華書局)
☆ 周 何:《新譯春秋穀梁傳》(臺北:三民書局)
☆ 清.孫詒讓:《周禮正義》(北京:中華書局)
☆ 王國維:《古本竹書紀年》(臺北:藝文印書館)
☆ 范祥雍:《竹書紀年輯校訂補》(臺北:學海書局)
☆ 方詩銘、王修齡:《古本竹書紀年輯證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、臺北:華世書局)
☆ 東漢.袁康、吳平編,吳康鋒點校:《越絕書》(濟南:齊魯書社《二十五別史》第六冊)
☆ 周生春:《吳越春秋輯校匯考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)
二、進階研讀書目舉要
☆ 晉.杜 預:《春秋經傳集解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)
☆ 唐.孔穎達:《春秋左傳正義》(臺北:藝文印書館「十三經注疏」本、李學勤等標點本─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、臺北: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、臺北:新文豐出版社沈秋雄標點本)
☆ 清.高士奇:《左傳紀事本末》(臺北:里仁書局)
☆ 清.馬 驌:《左傳事緯》(臺北:廣文書局、濟南:齊魯書社)
☆ 清.馬 驌:《繹史》(北京:中華書局)
☆ 清.陳厚耀:《春秋戰國異辭》(臺北:鼎文書局;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景《四庫全書》本)
☆ 韓席籌:《左傳分國集注》(臺北:華世出版社)
☆ 清.顧棟高:《春秋大事表》(北京:中華書局、臺北:廣學社印書館影印清同治十三年尚志堂刻本)
☆ 陳 槃:《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52)
☆ 清.洪亮吉:《春秋左傳詁》(北京:中華書局)
☆ 清.李貽德:《春秋左傳賈服注輯述》(《清經解》本)
☆ 清.劉文淇:《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》(臺北:明倫書局)
☆ 吳靜安:《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續》(長春: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)
☆ 日本.安井衡:《左傳輯釋》(臺北:廣文書局)
☆ 王叔岷:《左傳考校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專刊之14)
☆ 童書業:《春秋左傳研究》(上海:人民出版社)
☆ 張以仁:《春秋左傳論集》(臺北:東昇出版社)
☆ 張以仁:《春秋史論集》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)
☆ 張素卿:《敘事與解釋─《左傳》解經研究》(臺北:書林書店)
☆ 張素卿:《清代漢學與左傳學》(臺北;里仁書局)
☆ 傅隸樸:《春秋三傳比義》(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)
☆ 劉瑛:《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方術研究》(北京:人民出版社)
☆ 陳彥輝:《春秋辭令研究》(北京:中華書局)
☆ 白國紅:《春秋晉國趙氏研究》(北京:中華書局)
☆ 方朝暉編著:《春秋左傳人物譜》(上、下)(濟南:齊魯書社》)
☆ 何新文:《《左傳》人物論稿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)
☆ 劉德漢:《東周婦女問題研究》(臺北:臺灣學生書局)
☆ 東漢.袁康、吳平編,吳康鋒點校:《越絕書》(濟南:齊魯書社《二十五別史》第六冊)
☆ 趙伯雄:《春秋學史》(濟南:山東教育出版社)
☆ 沈玉成、劉 寧:《春秋左傳學史稿》(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)
☆ 張高評:《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》(臺北:五南圖書)
☆ 清.梁玉繩:《漢書古今人表考》(臺北:藝文印書館景光緒十三年廣雅書局刻本)
☆ 王利器、王貞珉:《漢書古今人表疏證》(濟南:齊魯書社)
☆ 清.皮錫瑞:《經學歷史》(臺北:河洛圖書公司)
☆ 康有為:《新學偽經考》(臺北:世界書局、北京:三聯書店)
☆ 顧頡剛:《漢代學術史略》(原名《秦漢之方士與儒生》,臺北:啟業書局、臺北:里仁書局)
☆ 錢 穆:《兩漢經學今古文評議》(臺北:東大圖書公司、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)
☆ 周予同:《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》(上海:人民出版社)
☆ 黃彰健:《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》(臺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79)
☆ 徐復觀:《中國經學史的基礎》(臺北:臺灣學生書局)
☆ 日本.本田成之著,孫俍工譯:《中國經學史》(臺北:古亭書屋)
☆ 日本.安井小太郎著,連清吉、林慶彰合譯:《經學史》(臺北:萬卷樓)
☆ 葉國良、夏長樸、李隆獻:《經學通論》(臺北:大安出版社)
☆ 呂祖謙:《東萊左氏博議》(臺北:廣文書局)
☆ 金聖嘆:《天下才子必讀書》(臺北:大安出版社《金聖嘆全集》三)
☆ 林雲銘:《古文析義》(臺北:廣文書局)
☆ 王國維:《觀堂集林》(臺北:河洛圖書出版社等)
☆ 徐復觀:《兩漢思想史》(卷一)(原名《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》(臺北:臺灣學生書局)
☆ 楊寬:《古史新探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)
☆ 楊寬:《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)
☆ 楊寬:《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》(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)
☆ 楊寬:《楊寬古史論文選集》(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)
☆ 楊寬:《西周史》(上海:人民出版社;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)
☆ 楊寬:《戰國史》(上海:人民出版社;臺北:谷風出版社)
☆ 楊寬:《先秦史十講》(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)
☆ 范文瀾:《中國通史》第一冊(北京:人民出版社)
☆ 瞿同祖:《中國封建社會》(臺北:里仁書局)
☆ 許倬雲:《求古編》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)
☆ 許倬雲:《西周史》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)
☆ 顧德融、朱順龍:《春秋史》(上海:人民出版社)
☆ 余英時:《中國知識階層史論─古代篇》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)
☆ 余英時:《士與中國文化》(上海:人民出版社)
☆ 杜正勝:《周代城邦》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)
☆ 杜正勝:《編戶齊民》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)
☆ 杜正勝:《古代社會與國家》(臺北:允晨文化事業公司)
☆ 李玉潔主編:《中國早期國家性質─中國古代王權和專制主義研究》(臺北:雲龍出版社)
☆ 陳來:《古代宗教與倫理─儒家思想的根源》(臺北:允晨文化)
☆ 陳來:《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─春秋時代的宗教、倫理與社會思想》(臺北:允晨文化)
☆ 美.夏含夷:《溫故知新錄》(臺北:稻香出版社)
☆ 美.夏含夷:《古史異觀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)
☆ 顧頡剛:《古史辨─第五冊》(北京:樸社等)
☆ 張心澂:《偽書通考》
☆ 王靖宇:《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》(臺北:中研院中國文哲專刊之15)
☆ 傅修延:《先秦敘事研究─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》(北京:東方出版社)
☆ 潘萬木:《左傳敘述模式論》(武漢: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)

☆ 美.浦安迪講演:《中國敘事學》(Chinese Narrative)
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)
☆ 美.海登.懷特著,董立河譯:《形式的內容: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》(Content of the Form: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)(北京:北京出版社)
☆ 美.海登.懷特著,劉世安譯:《史元: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圖象》(The Metahistory: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-Century Europe)(北京:北京出版社)
☆ 美.戴爾.赫爾曼主編,馬海良譯:《新敘事學》(Narratologies)
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)
☆英.馬克.柯里著,寧一中譯:《後現代敘事理論》(Postmodern Narrative Theory )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)
☆ 英.凱斯.詹京斯著,江政寬譯:《後現代歷史學》(臺北:麥田歷史叢書)
☆ 英.克莫德著,劉建華譯;《終結的意義:虛構理論研究》(The Sense of an End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Fiction)
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)
☆ 法.保爾.利科著,王文融譯:《時間與敘事》(卷一、卷二)
(北京:三聯書店)
☆荷蘭.米克.巴爾著,譚君強譯:《敘事學:敘事理論導論》
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)
☆ 王晴佳、古偉瀛:《後現代與歷史學:中西比較》(臺北:巨流圖書)
☆ Michael Stanford著,劉世安譯:《歷史研究導論》(臺北:麥田歷史叢書)
☆美.李惠儀:The Readabilit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, Cambridge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7.中譯本由文韜、許明德翻譯:《左傳的書寫與解讀》,南京:江蘇人民出版社,2016。
☆德.揚.阿斯曼著,金壽福、黃曉晨譯:《文化記憶: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、回憶與政治身分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5。☆ Jean Leduc(尚.勒狄克)著,林錚譯:《史家與時間》(臺北:麥田歷史叢書)
☆ 林慶彰主編:《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─1950~2000》(臺北:臺灣學生書局)
☆ 林天人編著:《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─1945~2000》第二冊《先秦史》(臺北:國家科學委員會)
☆ 劉運好:《新時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述論:第一卷 先秦─六朝》(北京:商務印書館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 
50% 
 
2. 
期末考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1  說明課程內容、上課方式、話家常 
第2週
9/18  〈夏徵舒弒靈公〉、〈鄭子南、子西爭婦〉 
第3週
9/25  《左傳》簡介與相關問題 
第4週
10/02  隱公元年《春秋經》與「三傳」 
第5週
10/09  〈晉獻公.強榦弱枝、拓殖疆土〉 
第6週
10/16  〈晉獻公.拓殖疆土〉 
第7週
10/23  〈晉獻公.驪姬之亂〉 
第8週
10/30  〈晉獻公.驪姬之亂〉 
第9週
11/06  〈晉獻公.驪姬之亂〉 
第10週
11/13  期中考 
第11週
11/20  女子敘事(上) 
第12週
11/27  女子敘事(下)─兼論「女禍」說 
第13週
12/04  〈晉惠公.晉惠之立、韓之戰〉 
第14週
12/11  〈晉惠公.韓之戰〉 
第15週
12/18  〈晉惠公.韓之戰〉 
第16週
12/25  〈晉文公.重耳之流亡與入國〉 
第17週
1/01  〈晉文公.重耳之流亡與入國〉 
第18週
1/08  期末考